2021年整體投資組合回報有3.91%(未計股息收入)。2021年主要投資收息股(包括公用股、REITs、銀行股)及部份新經濟股(包括科技股、科技股ETF等)。
收息股回報合乎預期,穩定增長。但新經濟股表現非常差勁、拖累整體回報。自己已經分注買入,以注碼及科技股ETF去降低個股風險,但係低處未算低。2022年會留意新經濟股發展,再加大投資。
下圖是整體持股和由年初至12月31日的回報率。排序方式由倉位大至小排列。其中10大持股佔約90%。
自己強積金的表現
2021年12月30日 (YTD: -9.17%)
2019年12月31日
新一年開始,修訂自己實物倉目的,由3個變2個,第一是收取股息,制造現金流;第二是想長揸的股票,提取實物,以免受市場氣氛影響而沽出股票。
2021年對於自己實物倉內的股票表現。基本上自然增長3.32%而股息率約有3.59%。其中友邦及滙賢表現最差,拖低回報約一半。滙賢連續幾年表現非常差,會將他存入交易戶口,找機會換馬。友邦已經持有很多年,值得長期持有,如果有機會,會增持。港燈和渣打,由於倉位太細,會沽出,找機會換馬,更集中投資。
下圖是實物倉持股和由年初至12月31日的回報率。排序方式由倉位大至小排列。其中5大持股佔實物倉66.23%。
![]() | 回覆轉寄 |
2021年12月31日(1港元 = 0.815038人民幣)
截至12月31日,以銀碼計,主要由電能實業($48.60)、港交所($455.40)、長江基建($49.65)、匯豐($46.90)、中電($78.75)所產生。
2019年12月31日(1港元 = 0.89408人民幣)